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胡正荣(陈斌 摄)
海外网5月22日电 5月21日,由人民日报海外版主办、海外网承办的“首届海外华文新媒体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约300名海外华文新媒体代表及中国内地媒体负责人、传媒专家等500位嘉宾与会参会。
在下午大会战略分论坛上,胡正荣在谈到国家战略与海外华文新媒体新机遇时表示,现在国家战略的变化和变迁对整个华文媒体提供了新的机遇。胡正荣称未来媒体发展的方向就是用户数据为核心,多元产品为基础,多个终端为平台,深度延伸,已经呈现出来非常明显的,未来媒体发展的方向。
发言全文如下:
谢谢各位,可能互联网时代像我不厌其烦说话的都会烦的。下午非常荣幸能有机会跟大家再交流另外一个话题,因为最近我们研究媒介非常多,特别是在国内现在发展的势头,经济战略、政治战略还有传媒战略都有新的内容和新的形式,我们对它尤其关注。我想在这儿利用一点时间,来跟在座的各位交流互联网+时代华文媒体新的机遇。
我们没有用海外华文媒体,其实是涵盖海内外的媒体,包括国内华文媒体也是非常关键和重要的机会。其实我应该说,在上周国家行政学院为我们华文班专门讲过一课,有关内容跟这个相近。
因为战略论坛主要讲是现在国家战略的变化和变迁,对整个华文媒体提供的机遇。我不是经济学家不讲经济战略,不是政治学家不讲政治战略,我是传媒研究人员,我关注的是国际在传媒上有什么战略调整,去年8月19号,中共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最后做出一个决定,后来在所有媒体发布了,是有关中国深化改革一系列新的战略当中的非常重要的战略,就是有关媒体的战略。
整个这个政策,标题叫做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溶合发展的指导意见。这个其实说白了,对整个媒体发展,至少是对海内媒体发展一个方向性的指导意见,里面有核心要素,快速过一下。
我拿黄颜色字标注出来,因为媒体格局发生深刻的变化,所以现在提升主流媒体自己的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还有舆论影响能力非常关键,应该说到了一个角力的时代。政策要求我们要尊重新闻传播的规律,同时尊重新兴媒体发展的规律,上午谈到新兴媒体发展中需要遵循的规律。要强调互联网思维,坚持一体化发展,坚持先进的技术为导向,所谓的技术,我们做传统媒体人特别习惯把内容放在第一位,没有错误。
如果从长远发展来讲,光有内容,传统媒体优势是不可持续的,因为传统媒体内容优势不可替代,但是一定要把自己的优势同等拓展到技术建设的这个层面上。所以我觉得中央在制订文件的时候,对未来预见非常准确,技术建设和内容建设同等重要,要运用大数据和云计算的技术才能实现这个。
刚才在正式开场之前,联合早报的朋友交流的时候,我们手机每个人用一堆的微信公众号,我相信大家过去不用微信不舒服,现在有了微信很舒服,微信过多不舒服,微信太多了,手机公众号阅读不过来,出现了一个技术不够先进的问题,没有根据你阅读习惯做后台分析,给你做推荐性公众号的推送,没有这一点。
所以我们说我们其实在大数据和云计算上,我们传统媒体说实话是落伍的,对于这一次要求的新兴媒体融合的转型来说,内容建设极其重要,但是采编流程,信息服务也是同等重要的。
我想说一下,内容、渠道、平台、经营和管理,对于所有媒体来说,我们传统媒体要想适应新旧媒体融合不可阻挡的趋势来说,五个方向一体化已经成为一个必须要讨论,必须执行的一种改革的措施。所以我们看一下这就是现阶段和未来一个发展阶段,我们国内媒体要面对的新的形式和新的战略。面对这种新的形式和新的战略,加上今年李总理自己工作报告里面明确提出,政府要出面制定互联网+计划,这个互联网+计划,早上几位专家提到,不光影响经济、产业,其实也在影响我们类似于传媒业在内的传媒产业和所有娱乐产业是一样的。
基于中央深改小组的政策,基于李总理新一届政府在现在,特别对未来一个阶段提出来的影响传媒发展的一些新的战略的话,我觉得国内一些华文媒体,我们等会儿说海外媒体,我们说国内华文媒体已经行动了,今年人民日报已经开始“中央厨房”的尝试,把资源打通,通过自己媒体技术公司设计的APP,推送自己多样的信息服务,信息产品,特别是今年我的印象最深也是评价非常好的,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做了很多H5的产品,大家转发和评价非常好,因为觉得这个高高在上的某种意义上来讲,板着脸的人民日报都可以做青年人可以接受的产品。所以我觉得这是今年很多媒体大家已经在这样一个战略影响下逐步的往前发展。
所以我觉得对于我们传统媒体来讲,要想适应整个媒体发展战略趋势来说,那么应该在4个方面做一些工作:我简单快速说一下,第一个方面就是要有完整的技术体系的重新建立,这个说起来可能简单,做起来不容易,传统媒体现在最缺不是人才,最缺的不是平台,一说人民日报海外版,绝对是中国老大,不缺这个平台,不缺内容,也不缺自己的,包括海外华文媒体积累几十年的品牌,不会丢的,品牌不缺。
现在我们所有传统媒体最缺的是把用户牢牢抓住的技术基础。就是我们这个,今天在这儿写的,技术基础缺,而技术基础是啥,就是到底谁是我的读者,谁是我的听众,谁是我的观众,谁是我这个微信的,我利用第三方平台,不管微信是微博,谁是我真正的用户,我不掌握,我们现在传统媒体最大的挑战,就是我根本不知道我的用户是谁,他们的消费习惯,他们阅读习惯,从中做云计算,再做定制推送产品,这个是没有的,未来的发展在这个方面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是未来发展一个巨大的瓶颈,就是传统媒体的这套,基于大数据,云计算多渠道的技术体系是没有的,这个是中央文件特别提出来要把技术建设和内容建设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根本原因就是这个。
要想适应媒体越来越智能化,未来不叫融合媒体,给大家一个新的概念,其实我们把它叫做智能城市旗下的一个智能媒体,或者智能平台,未来都是智能的,要想适应物联化智能媒体的发展,技术是我们发展的首要战略。
第二个战略,适应现代这种媒体融合发展的话,我们一定要认清我们现代面对的困境,我们不太了解我们的用户,但是要赶紧建立技术基础,建立自己用户大数据库,从而分析用户基本需要,用户已经出现了多品消费、移动消费的特征,今天不是读者的概念了,如果今天还在谈读者,听众朋友、观众说实话显得有点OUT,因为它的确是既消费我们人民日报的新产品,也阅读人民日报的版块,但是同时评价、转发,在评价版块发布内容和资讯。所以一定对我们用户群的掌握是非常到位的。
责编:赵雪晨
赞
踩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