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媒代表:不拥抱5G会被淘汰

2019-07-09 23:30:35来源:海外网
字号:
摘要:7月9日,第四届海外华文新媒体高峰论坛在云南丽江开幕。当天下午的智媒分论坛圆桌讨论现场,嘉宾们携智而来,共同探讨智能科技给华文媒体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深度剖析智媒时代华文媒体的出路。

智媒论坛圆桌讨论.jpg

智媒分论坛圆桌讨论现场(摄影/谢明)

海外网丽江7月9日电 7月9日的丽江,高朋满座、胜友如云,来自全球43个国家和地区的上百家海外华文新媒体代表、知名侨领和专家学者等近200位嘉宾欢聚一堂,参加第四届海外华文新媒体高峰论坛。当天下午的智媒分论坛圆桌讨论现场,嘉宾们携智而来,共同探讨智能科技给华文媒体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深度剖析智媒时代华文媒体的出路。

拥抱新技术,华文媒体迎“良机”

“什么样的媒体才称得上是‘智慧’媒体?”“华媒如何看待新技术变革对传统媒体的影响?”……身为此次圆桌讨论的主持人,人民日报海外版融合协调处处长张远晴上台不久便向受邀参与圆桌讨论的嘉宾抛出一连串问题。

“机器人写作,大数据输出合作,以及VR、AI技术应用,这样一套组合拳打好了才是智慧媒体。”字节跳动(今日头条)媒体合作高级总监杨启涛是本届海外华文新媒体高峰论坛的“新人”,他在圆桌讨论上第一个发言。在他看来,“智慧媒体”应该把人工智能的技术应用在生产、分发等方方面面。

非洲华文传媒集团董事长南庚戌已是第四次参加海外华文新媒体高峰论坛,9日上午参加论坛开幕式时,他认真聆听了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兼人民日报海外版总编辑许正中致辞,并用手机记下要点。下午圆桌讨论现场,他引述许正中在致辞中提到的“良机”“契机”和“转机”三个关键词回答了主持人提问。

南庚戌认为,虽然智能科技变革让非洲华媒应接不暇,但更多的是带来了机遇,他同时呼吁华媒拥抱智能科技,“我们要拥抱5G,拥抱智能科技,否则就会被社会、被这个行业淘汰。在科技高度发展的年代,我们要看准良机、抓住契机、带来转机。”

东京TV株式会社社长吕娟与南庚戌的看法不谋而合。这位在日本打拼29年、一直投身于媒体事业的华媒代表说,智能科技给华文媒体创造了机遇和空间,让海外华媒在住在国竞争的空间非常大。

构建生态圈,华文媒体有“妙招”

此次圆桌讨论的一大议题是,“智媒时代,华文媒体如何构建自己的生态圈。”围绕这一议题,“合作”是圆桌讨论现场多位代表共同表达的关键词。

东京TV株式会社近年来在日本发展得非常稳健。谈及其中“秘诀”,吕娟在圆桌讨论现场两次强调“与海外网合作”。“我们是海外网的合作伙伴,我们在日本的团队会研究海外网的动向和海外网的发展方向,根据海外网的发展方向来做各种各样的与日本主流媒体的合作。”她同时表示,通过拥抱智能科技的方法转型成海外广为接受的媒体,是东京TV株式会社未来的方向。

吕娟的说法获得其他几位嘉宾认同。“头条是一个传播平台,和媒体就是合作关系。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来做,优势的内容生产一定是媒体做出来的。我们想做的就是把媒体的好内容分发,把相关的技术更好的输出给媒体,然后协助他们,使采编流程更加有效率,更加简洁,更加方便。”杨启涛接过吕娟的话说。

“与国内媒体合作对我们来说同样是机会。海外华媒在住在国有基础和资源,希望与国内媒体优势互补,展开一些合作。”南庚戌同样认为合作是全媒时代华媒的重要出路。他同时分享了华媒发展的另一“秘方”——“媒体+”策略。他认为,要想办好海外华媒,传统媒体就要不断创新,发展“媒体+”,“+活动”,“+项目”等等。

身为海外华文新媒体高峰论坛的“老朋友”,西班牙《侨声报》社长戴华东在谈起华媒发展时有自己独特的想法,他强调媒体人要有“情怀”和“价值观”。他认为,作为海外的华文媒体,最主要的还是要有一份情怀,海外华文媒体人,要带着一种爱国的情怀来做事业。

畅想未来,华文媒体怀“信心”

大技术变革下,媒体的未来会怎样?对此,台上嘉宾都有话说。“不忘初心”,“积极探索”,“不断学习”,南庚戌用三个关键词来描述媒体的未来。

“好的内容一直都是缺的,再发展下去我就觉得我们的编辑老师以后必须做出更优质的作品。可能我设想的未来业态应该是我们内容的生产者,传播者和消费者没有当下这么分明的边界了。人人都是记者,可以发布自己的内容和信息,但是仍然需要优质的权威,这必然是由专业的记者和编辑团体组成的。整个内容生产将更加的丰富,作为专业机构的我们提供的信息增量会更多,就是这样的一个状态。”杨启涛如是说。

在吕娟看来,由于智媒时代的到来和科技的高速发展,媒体的未来肯定是跨越民族、跨越国界,跨越种族的。她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媒体时代即将到来。”

“今天我们探讨智慧时代,华文媒体如何构建自己的生态圈,我觉得在这样大的背景下,在坚持对未来充满自信下,我们的未来会更加美好。我也相信我们在座的所有华文媒体能更好地实现中国走出去,讲好中国故事,宣介中国的理念,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挥自己独特的优势。我相信,我们的生态圈会越来越广阔,我们的朋友会越来越多。”张远晴的一番总结引发了在场嘉宾共鸣。(姚凯红 何怡宁 魏雪巍)

本文系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海外视野,中国立场,登陆人民日报海外版官网——海外网www.haiwainet.cn或“海客”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

责编:魏雪巍、童芳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