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报道】海外版:海外阅读中国的第一选择

2015-05-21 23:15:12来源:海外网
字号:

向世界更好地解读中国

论坛上,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400名海外华文新媒体代表、知名侨领、境内知名媒体负责人和传媒专家与会,探讨着一个共同的议题,那就是在这个时代,如何让世界更好的认识中国。

议题的背后是无比庞大的支持力量。

人们常说,有海水的地方就有华人,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华文媒体。林军认为,全球6000万华侨华人遍布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他们是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力量,展示中国形象的重要载体,促进中外友好的重要使者,连通中国梦和世界梦。

论坛上,前来参会的海外华文新媒体代表,从步履蹒跚的白发老者到二十出头的年轻人,每个人都代表着身后成千上万的读者。在这个场域中,谈到向世界展现中国,你会感觉,这里取得的共识能影响世界。

议题的背后还有不得不解决的问题。

彭波引用了一组数字,华人占世界总人口的21%,华人新闻媒体传递出的信息却只占世界媒体信息的2%到5%。裘援平直言,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没有根本解决外部认知的问题,面临着意识形态偏见等多重障碍,国家形象建构与维护的任务艰巨。

议题的未来值得人们期待。

“只有国家强盛了,海外华文媒体才能强盛。” 北京市政府新闻办主任王惠的理解,赢得了与会者的赞同。来自澳大利亚的华文媒体从业者孙浩良感慨,20多年前他们还是代表中国走向世界的先头部队,如今海外华人社区壮大了,祖国更壮大了,海外华文媒体可以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发挥更重要的作用,“生逢其时,正好处在这样一个历史关头”。

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胡正荣觉得,要讲好中国故事,应当认识到未来会出现的四种变化。一是叙述主体可能要发生一定的变化,二是叙事内涵也要发生一些变化,三是叙事方式要发生一种改变,四是叙事平台也要再考虑。

叶小文在论坛上这样“开药方”:“要打开市场,最终需要撬动用户的心,这个切入点找不到,所有的战略都是空心。国家形象传播也要找好面向世界的切入点。”

与新媒体在融合中共赢

既共话发展,也同对挑战。对媒体来说,最大的挑战是新媒体时代的媒介融合发展,海外华文媒体也不例外。

“新媒体发展日新月异,全媒体融合发展加速海外华文媒体面临新媒体冲击,同业竞争,资金短缺和人员匮乏等挑战。”在致辞中,裘援平提到了当前海外华文媒体发展遭遇的问题。在她看来,转型升级,与新媒体融合发展成为必然的选择和趋势。

会议前后,茶歇期间,走廊里、楼梯上,华文媒体代表们互相扫二维码“关注”,嘴上聊着经验,手上发过去新做的页面。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报网融合对他们来说,完全没有停留在概念上,而是在行动里。

“像我们这样的很多海外中文报纸,在发行报纸的同时,还开通了网站、电子版、微博和微信公众平台,有些还在开发手机APP等,以满足当地侨胞和住在国民众的不同需求。” 西班牙《侨声报》社长戴华东这样总结如今海外华文媒体的常态。

欧洲时报》社社长张晓贝发现,当下在欧华人的新媒体和自媒体数量已经超过了传统的华文媒体。这种现象,使得《欧洲时报》不仅开辟了法语、德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等报纸,还相应开辟了网页频道和微信公号。

形式的变化,促进着理念的共赢。除了探讨技术层面的内容,与会代表们也在寻找互补的可能,尤其是在国内主流媒体与海外华文媒体之间,寻找“合作共赢”的机会成为共识。“1+1>2”也成了本次论坛的一个热门词汇。

人民日报海外版,就是海外华文媒体与中国大陆媒体相互扶持、携手前行的重要桥梁和纽带。2007年以来,海外版陆续与海外华文媒体创办了英国周刊、巴拿马周刊、韩国周刊等海外周刊;2010年还与意大利公司合作,共同推出人民日报海外版意大利手机报……在彭波看来,海外版的30年奋斗历程,始终与海外华文媒体遥相呼应。

清华大学教授李稻葵已是海外版30年的读者,至今他仍记得当年一到美国就订阅海外版的往事。如今时光荏苒,他走遍世界仍对这份报纸充满感情。他觉得,海外华文新媒体,只要抓住中国发展的主流声音,抓住时代的脉搏,将会越做越好,路子越走越宽。

责编:赵雪晨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