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媒体以及传统媒体人如何转型、如何创业?

2015-04-14 17:47:34来源:时代周报
字号:
摘要:从传统媒体人向新媒体人转型是一个艰难而痛苦的过程。并且,转型必须具备一定的商业模式,否则很难成功。未来,媒体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收入都不能只再靠广告,而应衍生出其他产品和服务,要让被颠覆的媒体去颠覆其他行业。

  3月31日,南方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和时代周报在京举办的新媒体峰会上,圆桌论坛环节,人民网副总编辑许丹丹、今日头条副总裁林楚方、IT时代周刊出品人曹健、侠客岛负责人张远晴、证券市场周刊前副主编、万有新媒创始人李德林、时代周报新媒体总监范春柏等嘉宾,就传统媒体以及传统媒体人如何转型、如何创业等话题展开了激烈讨论。

  现场多位嘉宾现身说法,称从传统媒体人向新媒体人转型是一个艰难而痛苦的过程。并且,转型必须具备一定的商业模式,否则很难成功。未来,媒体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收入都不能只再靠广告,而应衍生出其他产品和服务,要让被颠覆的媒体去颠覆其他行业。

  传统媒体人转型的痛苦

  圆桌论坛甫一开场,主持人姬少亭抛出第一个问题,让大家讲讲自己从传统媒体到新媒体“转型过程中最大的痛苦”。林楚方不忘逗趣:“最痛苦就是转得太晚,每次回忆都是噩梦。”这也不全是玩笑,林补充解释:“在你下决定的那段时间,因为你想得过多而失去了很多的窗口。”

  谈到转型,张远晴用“纠结”来代替“痛苦”,他认为最纠结的是新闻操作过程中稳妥和犀利的平衡难以把握,包括重大选题发生的时候要不要介入的问题。张远晴举了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因抵制西方教科书的错误价值观言论而受到围攻的例子。他说,对传统媒体而言,意识形态是敏感的问题,党媒如果回应,也是严肃地站在理论的高地去谈。

  李德林认为“卖不了钱”就是最大痛苦:“按照《公司法》的话,7个人以下就是个体户,我现在还是个体户,不知道我的产品卖给谁,虽然有数万的用户。但是怎样把这个产品变成一个可交易的产品,现在还没有想出来,很痛苦。”

  圆桌讨论结束时,李德林留下的忠告是:“现在新媒体和自媒体都很热闹,(传统)媒体人想做自媒体或者新媒体的话,如果没有商业模式还是在原单位比较好。”

  曹健认为传统媒体人无法真正向新媒体人转型。“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转型是一个伪命题,这是转不了的。”他断言,“你现在让我再做一个今日头条的媒体平台,我依然做不了,因为我没有这样的思路。通过大数据的抓取,通过兴趣和地理位置推送新闻产品,只有长期在互联网行业经营,同时懂得大数据的人才会想到这样的一个点子。我相信在座的传统媒体人即使给你两个月的时间你依然想不到,因为你的知识面、知识结构以及思维方式不在这个地方。”

  范春柏在稍后的讨论中也表示:“新媒体事业就是人的事业,我这边(时代周报新媒体中心)找的人基本上都不是传统媒体过来的。”

  新媒体需要“胆量和角度”

  作为“体制内创业”的代表之一,张远晴提出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最大的区别是“胆量和角度”,有体制内背景的新媒体,应该以更大的胆量、从更好的角度去做内容。“在人人都有表达权利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讲道理、摆事实,以平等的心态对待你的受众,跟他讲你觉得应该正确的道理。”他说,“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取得了非常大的发展,国际上也是承认的,(这一点)我们可以理直气壮地说。但是为什么我们在理论上还会遇到这样的困境?因为我们在理论建设方面的进步远远滞后于我们现实中的进步,我们自己的理论解释不了我们现在的东西,或者说解释力不够强。”

  林楚方问张远晴:“人民日报旗下有两个媒体都是很接地气的,一个是侠客岛,另外一个就是环球时报。您说一下这两个有什么不同? ”

  张远晴的回答是,环球时报现在获得成功不是偶然的,它迎合了大家的一些比如爱国这样的情绪;侠客岛则更希望能够以一种理性的态度跟大家交流,告诉大家中国社会发生了什么、改变了什么,我们对它充满希望,这是侠客岛的主线。但是侠客岛尽量避免太过情绪化的表达。

  党媒的人才优势

  许丹丹表示,对媒体内容生产来讲,有规定动作,也有可选动作,规定动作完成之外,可选动作也有很大的发挥空间。

  “人民日报系可能在整个移动互联网—微博、微信包括客户端的领域都是比较领先的,所以不代表党媒在这领域肯定就是靠党来扶持推广,我们自身的原动力还是挺强的。就像侠客岛的语言体系也是转变的,要让老百姓爱看,又不出错,里面的内生力是什么?其实就是人才。”她说,“人民日报的这些人才可以对政策有更多的理解,他可以理解领导说的这些政策是什么意思,用另外一种方式体现出来,这就是一种能力。”曹健也同意许丹丹的观点:“新华社的记者、人民日报的记者对解读中央的政策及中央未来的发展趋势(所具备的优势)是其他媒体记者所不具备的。他们可以最大化地发挥自身的创造力和做好新的传播,这其实是一个很了不起的创举。”

  挣钱不能再靠广告收入

  “媒体人创业,如果做的还是通过广告的交易链,这不是创业。”谈到商业模式,李德林如是表示,“因为交易链条太长了,这些平台网站如说新浪、搜狐等,为什么估值上不去,而腾讯会估得上去,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们还在做交易链条非常漫长的(生意)。”

  曹健对此表示赞成,并补充说,未来的媒体形态将会是两种人做媒体:一种是政治家办媒体和报纸,因为他要做舆论导向。比如说新华社、人民日报或者中央电视台,钱是国库里拿的。另外,大的财团,它需要话语权,尤其是在财经领域的话语权;另一种是其他所有社会个人办的媒体,最多只能过一个小康水平的生活,甚至是只能养家糊口。

  曹健以自己所在的IT时代周刊为例,表示它将转型为“孵化器”—把媒体平台、互联网创业孵化平台和投资平台整合在一起。“我不想再用媒体的影响力获得可怜的广告收入来养活我们的记者和编辑。我们的转型不再是媒体的领域转型,不做什么旧媒体、新媒体。”

  就此,许丹丹提到热门的“互联网+”概念,并以人民网为例说,人民网的收入远非单纯依靠广告,同时也提供其他许多产品和服务,包括数据库和网站建设的服务;人民网也收购了很多移动互联网公司,在移动阅读、手机电视、彩票、移动教育上都有投资,而且有的回报非常高。“其实为什么人民网的股价这么高,跟我们在投资的收益有很大的关系,而不单纯是广告。”她分享说,“互联网可以想象的空间非常多,主要就是看你‘+’什么,包括电商、彩票,我们更适合做哪一个‘+’后面的东西,我们就选择哪一个来做。”

  圆桌讨论最后,林楚方给新媒体创业者三条忠告:“第一,靠广告是不行的;第二,未必只有让其他人颠覆媒体,媒体也可以利用你的能力颠覆其他行业;第三,往切口小和高度垂直的行业努力,在那个领域运用你的内容生产能力积累口碑和信誉。”

责编:王化云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